紅色資源入史育 創新融合促發展
2022年5月24日上午,漳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課題《中學歷史教育視野下漳州紅色文物資源保護利用與創新路徑研究》開題報告會在我校西湖校區愛國樓五樓會議室召開。本次會議由我校歷史教研組組長黃凱洲老師主持,政教處主任周拱照老師、教研室副主任李玉老師蒞臨指導,課題組全體成員共同參與。
會議首先闡明了課題的研究價值。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革命的過程中形成的珍貴文化和精神遺產,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漳州作為革命老區,紅色文化文物資源豐富。在中學歷史課程中融合紅色教育資源,有利于學生汲取強大精神力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本課題結合歷史、聯系現實,通過調研漳州紅色文物資源保護利用現狀,探究紅色文物資源利用與創新路徑,增強紅色文化的感染力,鞏固好青少年紅色教育的重要陣地,培養漳州青少年在紅色遺址、革命文物和紀念設施保護的責任擔當。此外,會議還探討了課題研究目標、內容、重點及研究思路、過程與方法。
周拱照老師充分肯定了課題的研究價值,指出進行課題研究時,要圍繞課堂教學為中心,堅持時效性、系統性、創新性研究原則,注重過程研究,加強團隊合作,實現自我提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李玉老師從課題研究的內容提煉、過程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指導,并提出幾點建議:一是要結合教育與業態融合發展思考,加強漳州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和分類,可有效提升區域特色鮮明的資源保護與利用;二是要突出最終路徑的提出及推廣效應的體現。
本課題結合歷史學科特色,注重紅色資源的有機融入。在中學教育視野下進行漳州紅色文物保護利用創新路徑的研究,既重視保護漳州紅色歷史文物,讓歷史文物“活起來”;又突出實現紅色歷史文物的史料價值對中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目標,讓歷史文物“動起來”。相信在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研究之行定能有所成效,而這對于傳承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實現革命傳統教育整體化、長效化也具有重要意義。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